工作动态


政府部门

迎难而上 争创一流---暑期工作纪实
2020-09-08 14:47  

暑假期间,合作发展处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事业发展工作,迎难而上、勇于探索、开拓进取、担当作为,大力促进服务地方工作落实和“三会”建设,立足全方位服务、全时段服务,既落实工作、又查漏补缺,扎实完成暑期各项工作任务,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开拓进取 全面开展服务地方工作

合作发展处全面贯彻落实学校服务地方和重大工程文件精神充分利用假期,加强与地方、企业沟通联系,落实和开展具体服务地方项目,为各院部开展服务地方工作提供支持与服务,推进服务地方工作顺利实施。

积极作为,带领相关院部开展对接交流。为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省、市重大战略实施,合作发展处积极作为、主动服务,主要开展工作有:(1)协同科研处带领相关专业的博士、教授组成的乡村振兴服务队,到庆云县水发集团、山东八得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接交流、进行技术指导,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直接技术支持与人才支撑,并就平台共建、科研协作、人才共享、项目联合申报等达成了合作意向。(2)与纺织服装学院赴德州恒丰集团开展合作对接,签署了新型纱线及面料研发推广合作协议,有力推动校企合作共赢。(3)与能源与机械学院专业博士团队赴兄弟众合(山东)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考察交流,围绕旋翼飞机研发与应用、无人机自动化飞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技术探讨,并初步达成了共同成立航空动力自动化研发中心的意向。(4)与能源与机械学院博士团队到德州市二屯镇辖区相关企业考察交流,与二屯镇签署了共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的战略合作协议,与德州市鑫屯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达成了生物质供暖炉优化改造合作意向。(5)协同学校其他部门党员志愿者走进长乐社区开展“弘扬志愿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志愿服务活动,为落实党员“双报到”制度,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探索校地共建共享新模式。(6)与夏津县科技局开展合作对接,落实与夏津县乐然公司全面合作。

主动服务,督促各院部开展服务工作。在合作处的积极协调、沟通、督促协助下,各院部各类服务地方工作假期有序开展。化学化工学院与德州蓝盾管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产学研合作基地共建协议;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与山东光讯电气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积极探索服务地方发展模式,围绕与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中心合作项目,召开了服务地方研讨会;美术学院教师在德州市博物馆举办主题为“传统技艺的再现——漆艺”的美育讲座;生命科学学院开展了“学生与乡镇同行,办公与志愿共进”活动,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大力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音乐学院“德院之声”志愿服务队“送文艺进社区”;经济管理学院到夏津县银城街道泰和社区开展“爱心扶贫,公益助农”社科专家志愿帮扶基层行活动。

抢抓机遇 助力校城融合发展

合作发展处抢抓校城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凝聚校城发展共同体的共识,进一步强化“积极、主动、务实”的服务理念,以务实措施推进校城融合,助力学校和地方高质量发展。

狠抓校城融合子协议的落实,与德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全面对接,经充分协商研讨,围绕城校资源共享,实施学科专业与产业对接、高层次学科科研平台共建共享、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共建,助力德州市产业升级,全力构建“541”产业体系,实现工业强市新跨越,推动学校办学质量和全市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完成了产教合作子协议的起草。

推动德州学院与夏津县人民政府乡村振兴合作协议落实,为校城融合提供借鉴。合作处协同相关部门,狠抓乡村振兴合作协议及子协议的落实,确保成效。暑期,由校领导牵头,组成工作专班到夏津县交流前期工作成果,落实下一步工作规划,与夏津县组织部、科技局、教育局、团委、部分企业、学校进行了充分沟通,落实了具体举措,明确了路线图,细化了时间表,推动了校地融合深入细化发展。

扎实推动“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行动计划落实,为校城融合提供支撑。对暑期在企业挂职的13名教授、博士,加强服务和督导,一是加强服务引导。通过微信群及时引导挂职教师交流挂职心得,鼓励教师立足企业做好科研、指导、咨询等服务工作,为企业科技进步发挥积极促进作用;二是加强督导考核,合作处会同派出院部,加大对派出人员的指导、管理、协调和考核,抽查挂职人员工作日志30余份;对部分挂职单位进行了电话寻访、问卷调查,掌握教师情况;并到山东致远中信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实地督导检查。三是加强校企联系沟通。充分发挥教师企业挂职的桥梁纽带作用,引领学校与企业的务实合作。

履职创新 凝聚社会力量助推学校发展

努力搭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交流沟通平台,推动学校教育事业更好快发展。暑期,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通过市财政局、市税务局的材料审核和现场评估考察,基金会获得2020-2024年度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为教育发展基金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积极促进校友会成立,做好筹备工作。暑期,合作发展处根据上级有关要求,报送负责人审核表、事先备案表等材料至山东省教育厅审核通过后,另报送了校友会章程(草案)、验资报告、校友会候选人名单、校友会会员名册等材料至山东省民政厅,经审核通过,获批《关于同意召开德州学院校友会成立大会的函》,完成了学校校友会成的组织准备。

加强与各地校友的联系沟通。采取灵活方式加强校友联系沟通,充分利用现有的62多个“校友之家”微信联谊群,及时发布学校取得的成果成就,增进校友的母校情怀。在各院部的大力配合下,大量征集了优秀校友事迹,经层层筛选、反复核实,精选出60位优秀校友事迹在校史馆展出。并及时为文学院1998级等值年校友回母校做好服务工作。

勇于担当 圆满完成上级安排的临时任务

合作处假期期间,积极落实全员待岗,全时在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克服假期联络困难,实时做好上级和学校安排的临时任务,保证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7月20日,按照山东省教育厅要求,对学校科教助农工作进行梳理总结,按时上报了情况报告。

7月24日,按照山东省教育厅要求,对学校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工作梳理总结,按时上报了工作情况报告。

7月29日,按照山东省教育厅要求,组织撰写了“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申报书”,完成了相关材料的汇总、整理,积极进行了申报。

8月18日,按照德州市人大要求,在前期充分调研,组织落实的基础上,完成《对德州市人大代表第1804171号建议的答复》,并确定了加强农业科技服务的行动计划。

8月24日,按照山东省科技厅、教育厅的要求,及时完成了《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19年度)》材料组织、网上填报和材料报送等工作。

8月28日,按照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千名博士进企业”行动通知要求,经推荐选拔,组织上报了4名博士到企业服务。

按照学校要求,进行了校史馆服务社会及校友事迹资料的收集、汇总工作,以及部门承担的校史编纂修订工作。

合作发展处肩负着服务社会、凝聚社会力量助推学校发展的责任和使命,工作只有进行时,不进则退。暑假期间,合作发展处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心态,勇于担当作为,努力为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关闭窗口